美术学院简介
美术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85年的美术系,作为我校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,承载着深厚的学术底蕴。建系之初便开设了美术教育专业(专科)。1998年增设了设计专业(专科)。2003年美术教育专业成功晋升级为本科专业,开始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,2007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。2006年设计专业晋升为本科专业。学院进一步拓展专业领域,2010年开设了摄影专业、2015年开设书法本科专业。2024年美术学专业通过教育部组织的师范类二级认。2024年美术学院成功获得美术与书法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,标志着学院在高端人才培养方面迈上新台阶。
美术学院坚持“明德致和、笃学尚行”的校训,践行“服务地方、以人为本、立德树人、依法治校”的办学理念,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,深化教学改革、优化人才培养过程。学院以培养“就业能称职、创业有能力、深造有基础、发展有后劲”,兼具系统知识体系、较强实践能力与知识应用水平,并具有一定创新素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。紧密结合各专业人才培养特点,全面拓宽艺术教育内涵,积极学习借鉴先进办学理念,推动传统与现代深度融合。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,遵循尊重艺术个性发展与强化教学管理科学化相结合的原则,持续丰富教育内涵,彰显时代特色,着力推动艺术创作与艺术教育协调发展。
美术学院本科教育设有美术学、视觉传达设计、环境设计、书法四个本科专业(其中美术学专业涵盖油画、国画、版画、雕塑、水彩五个专业方向);研究生教育设有美术教育、绘画、书法三个专业领域,构建了较为完善的高校艺术学科专业教育体系。
现有教职工52人,其中行政管理人员5人,辅导员1人,专任教师46人;教授3人、副研究员1人、副教授18人、讲师18人、助理研究员2人;具有博士学位5人、在读博士3人、硕士学位38人。教师们既具备深厚的学术理论功底,又拥有丰富的艺术创作与设计实践经验,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。
学院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,强调基础训练与个性发展的统一。充分利用内蒙古东部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,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与艺术创作中,形成了鲜明的地域办学特色。现有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,建立了审美化教学体系并著有审美化系列教材1套,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门,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,校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,校重点特色课程1门、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、校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,师生参加自治区教学技能大赛获奖17项。
拥有独立的教学楼及美术馆,配备智慧教室、多媒体教室、国画重彩研究院、油画材料工作室、教师油画创作室、国画书法教师创作室、书法装裱室、书法拓片室、书法书刻工作室、书法国画临摹室、创新创业工作室以及专业摄影棚等教学与实践场地,总面积约8300平方米。学院资料室藏书3842种共计4440册,订阅美术相关期刊113种。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与创作环境。同时,学院积极与地方企事业单位、文化机构合作,建立实习实践基地,强化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。
学院鼓励师生积极从事艺术创作与学术研究,成果丰硕。师资队伍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7人,作品参加九届至十四届全国美展31件,获奖3件。承担国家艺术基金项目1项、内蒙古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、省部级科学研究、教研类项目共75项。完成内蒙古重大艺术创作实践项目8项,市级雕塑、壁画创作项目28项。学院定期举办各类学术讲座、作品展览、写生采风等活动,积极拓展对外交流与合作,邀请知名艺术家、学者来院讲学,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与艺术气息。
多年来,学院为内蒙古自治区及全国输送了大批优秀的美术与设计人才,毕业生广泛就职于教育机构、文化事业单位、设计公司、传媒企业等领域,以其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受到社会好评。学院积极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,参与地方文化建设与艺术公益活动,为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和社会美育教育做出了积极贡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