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2日至9月28日,美术学院为期近一个月的2025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圆满落下帷幕。本次系列活动精心策划、系统推进,共举办9场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的专题教育活动,涵盖思想引领、专业发展、学术规范、心理健康、生涯规划及校史校情教育等多个维度,为首届美术与书法专业研究生新生搭建起从“入门”到“精进”的全方位成长平台,助力他们在艺术求索之路上行稳致远。

作为入学教育的重要一环,学院组织全体新生赴校史馆开展“知校史·明校情·强信念”主题教育活动。在专业讲解员的带领下,通过珍贵的实物展品、历史照片、文献档案等,全面了解学校从建校初期的筚路蓝缕到如今高质量发展的光辉历程。一段段动人事迹、一幅幅老照片、一件件历史实物,让新生们深切感受到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与“自强不息、追求卓越”的精神传承。大家纷纷表示,将以先辈为榜样,珍惜学习时光,勇担时代使命,在美术与书法的道路上砥砺前行。

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毛永强以“艺术无界,探索不止;以美砺心,为国铸魂”为主题讲授开学第一课,热烈欢迎新同学加入美术学院大家庭。 他强调艺术工作者应具备的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,鼓励同学们勇攀学术高峰,树立远大理想,在新时代艺术实践中践行使命担当。
同时,毛永强书记重点融入安全教育内容,围绕校园安全、实验室管理、艺术实践中的操作规范以及网络信息安全等方面作出细致提醒。 他结合真实案例,强调在绘画创作、材料使用、设备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规程,杜绝火灾、触电等意外风险;提醒学生在外出写生、社会实践时增强防范意识,注意交通与人身安全;并特别指出,在网络空间中要理性表达、谨言慎行,防范网络诈骗与不良信息侵蚀,维护清朗的网络环境。他强调:“安全是学习与创作的前提,每一位同学都要树牢‘安全第一’的意识,做到心有所畏、行有所止,让安全成为艺术之路上的坚实护盾。”

美术学院院长何锡鹏围绕“理论为基,实践为笔;用艺术对话,促民族融合”作专题分享。他结合呼伦贝尔独特的“森林岩画”文化遗产与“油画之城”城市品牌,引导新生将艺术创作深深扎根于北疆大地,从地域文化中汲取灵感,以艺术为桥梁促进民族交流交融,讲好中国故事、边疆故事。

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巍巍以“崇德尚艺,守正创新”为主线,全面讲解研究生管理规章制度。她重点强调学术诚信的“高压线”,剖析近年来高校学术不端典型案例,警示新生恪守学术道德;同时就考勤制度、奖惩机制、宿舍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细致说明,并结合实际案例提醒学生注意用电安全等日常规范。此外,她还提供了清晰的就业趋势分析与职业发展路径建议,帮助新生尽早规划未来方向。



绘画系主任张晶带新生们走近导师作品,通过近距离观摩与解读,帮助学生了解各导师研究方向与艺术风格,同时带领大家熟悉培养计划,为后续的导师双选和学术研究做好准备。书法系主任张明星以“从入门到精通”为题,系统讲授学业规划与时间管理策略,助力新生摆脱迷茫,科学高效地开启研究生阶段学习。研究生导师金敏老师则围绕“怎么学习、学什么、怎么学好”三个核心问题,条分缕析地梳理了艺术类研究生的学习方法论,为新生构建清晰的专业学习框架。研究生导师金敏老师则从"怎么学习、学什么、怎么学好"三个核心问题出发,为新生们梳理了专业学习的脉络与方法。

心理健康教育环节邀请学校学工处副处长谢春辉老师主讲,主题为“我和心理健康”。她结合研究生阶段常见的学业压力、人际适应与自我认同困惑,传授实用的心理调适技巧,引导新生建立积极心态,学会情绪管理与压力应对,鼓励大家在追求艺术卓越的同时,关注内心成长,实现身心协调发展。

邀请退休老教授吴厚斌给研究生做“关于好画的标准”的专题讲座。他从艺术本质出发,深入探讨技艺与思想、形式与内容、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关系,启发新生不仅要锤炼精湛技艺,更要培养独立思考能力,做有深度、有温度、有时代担当的艺术创作者。
此次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内容充实、形式多元、针对性强,既有思想高度,又有情感温度,更有实践指导意义,帮助2025级研究生新生全面认识学院、深入了解专业、科学规划未来。
相信在学院领导和导师们的悉心培育下,首届美术与书法研究生必将铭记“崇德尚艺,守正创新”的院训精神,以饱满的热情投身艺术创作与学术研究,扎根时代沃土,传承中华文化,在实现个人艺术理想的同时,为地域文化繁荣与学院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。